|
|
|
|
|
|
|
|
|
|
|
|
男科学是一门研究男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1969年,德国学者Carl chirren在当时联邦德国《科学》杂志上正式使用Andrology这一学科名称,标志着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男科学的诞生。国际男科学杂志“Andrologie”也在这一年在德国创刊。同年,西班牙的Paigret和Pomerol与阿根廷的Mancini医生共同创立了国际男科学协会(CIDA),1981年正式组建为国际男科学学会(ISA)。
Andrology这一学科名词意为“研究男子的科学”,吴阶平院士强调应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将最初的译名“男性学”更名为“男科学”,并在1995年第一届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上,正式确定为“男科学”。其研究范畴包括对男子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男子生殖生理与病理、男子节育与不育,男子性功能障碍,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研究。
我国男科学是在解放后计划生育工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58年,吴阶平院士在计划生育研究工作中采用输精管精囊内注入醋酸苯汞杀灭残存的精子迅速达到绝育效果,为我国男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0年代我国开展的男性口服节育药棉酚的研究揭开我国男科学发展的序幕。1980年我国专家参加了国际男科学协会在新加坡举办的讲习班,次年卫生部在北京组织了全国男科学讲习班,1983年我国男科学专著出版,1986年《男科学杂志》在上海创刊(1998年更名为《中国男科学杂志》)。1985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1991年泌尿外科学会相继成立男科学学组,1998年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学会正式成立。
我国男科学近2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学术活动非常活跃,除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学会于1995年和1997年先后在北京、宜昌举办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外,全国其他省市多次举办学术研讨会10余次,并进行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大量专业人员,使从事男科学的队伍不断壮大。此后各省市又相继建立男科学医院、病房及专业门诊,并成立全国会诊中心等。至今全国已出版了男科学专著100余种,出版了《中国男科学杂志》与《男科学报》。 |
|
|
|
|
|
|
|
|
|
|
|
|